查看原文
其他

精彩试读(二)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基础解读”小探

吴泓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2-07-15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由吴泓主编,南银妮、曾冠霖编著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已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乡土中国》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整本书阅读”单元的学习书目。

本书正是学习《乡土中国》的好帮手:“导读”带领师生“了解中国和中国人”,走近斯土斯人,关注吾国吾民;“基础解读”帮助学生扫除阅读“拦路虎”,为教师提供备课“百宝箱”;“教学设计与研讨”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完整呈现教学过程;“测试与评价”提供从基础到拓展、从篇章到整体、从书内到书外等多元阅读评价。

语文特级教师吴泓为本书写了导读,在此之前我们已将其分成三期刊发。上期我们已经试读了本书第一部分“基础解读”的总述文字。今天我们试读其第1篇“《乡土本色》篇章详解”,尝试把握本篇的核心思想,梳理概念,理清思路。

往期可戳《〈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给您答疑解惑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一)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二)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三)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完整版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精彩试读(一)


精彩试读


第 1 篇  《乡土本色》篇章详解


一、核心思想

《乡土本色》是《乡土中国》一书的首篇,属于总论。在这篇总论中,费孝通指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性有两大特性:一是土气。“乡下人离不了泥土”,“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人们对土地由物质上的依赖逐渐发展到精神文化上的依恋。二是不流动。“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这两大特性几乎是本书所有内容的出发点。譬如,它们决定了乡土社会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人们对人、物、社会规则都是“熟悉”的。因为对人“熟悉”,人们之间建立了信任关系,“法律是无从发生的”(涉及《无讼》《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等篇);因为对物“熟悉”,人们只需记住“灵验”的经验,而不太追求“抽象的普遍原则”(涉及《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等篇);因为对社会规则“熟悉”,人们从内心主动遵从礼俗做事(涉及《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等篇)。“不流动”又使人们在长期的聚居生活中,“群己”“人我”的界限越发清晰。人们重视人伦关系,并随着与他人的亲疏远近而变化着自己的道德标准(涉及《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等篇);经济合作上自然而然地以家庭为单位,“男女有别”的鸿沟,有利于稳定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事业(涉及《家族》《男女有别》等篇)…… 

需要强调的是,在本篇中,费孝通提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他明确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也就是说,《乡土中国》一书的研究对象,专指作为“中国社会的基层”的乡土社会,并没有“以偏概全”覆盖到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所有层面。“乡土只是整个中国社会的一部分……我只能说在乡村里可以看到中国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一切问题都牵连到这些在乡村里住的人民。我也相信目前生活最苦的是住在乡村里的人民,所以对于他们生活的认识应当是讨论中国改造和重建的重要前提”。* 这体现费孝通学术研究和学术表达的严谨性。

* 费孝通. 对于各家批评的总答复[A]. 吕文浩编.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费孝通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75.


二、梳理概念


三、理清思路

本篇的内容层层推进,分为三个部分:土气、不流动、熟悉。 

开篇第1至3段,由乡土性引出“土气”,然后用材料(“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等)对“土气”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阐释。第4段,对比分析(农业和游牧或工业谋生方式不同,所以人口分布特点不同)引出“不流动”。第5至10段,通过举例(张北语言不受蒙古话影响等)、比喻(“宣泄出外的人像被风吹出去的种子”等)、对比(中国乡下对比美国乡下等)阐释“不流动”的内涵。第11至16段,由人口分布“不流动”,进而产生“熟悉”。通过概念(礼俗社会等)、文献(《论语》等)、事例(西洋商人故事等)阐述“熟悉”在人对人、人对法、人对物方面的体现。结尾,由“‘熟悉’的社会”人和人的相处模式扣回核心概念“土气”,呼应开头。


四、词句解读

1.《一曲难忘》:A Song to Remember,是匈牙利导演查尔斯·维多(1900—1959年)导演的一部音乐电影。


 2. 张北:张北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麓的坝上地区,有着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曾留下活动的足迹。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蒙古族、回族、满族等。 


3. 流弊: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


4. 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不提,将来再说。

解读:作者开篇第一句就提出观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随即,作者加入上述这两句话,其用意在于告诉读者:除了“乡土性”,中国社会的基层还具有其他的特性,但“这些社会的特性”不在本书讨论之内。 


5. 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解读:农耕文明不同于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流动性”,农耕文明依靠的是“不流动”的土地。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人们在土地上精耕细作,土地产出人们生存所需的粮食。“民以食为天”说的就是此意。这种经济影响了人们的文化,使人对土地有天然的依赖。所以,受这种文化影响的人即便是迁徙到异乡为异客,也依然保持“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6.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解读:“孤立”不是指同其他事物不相联系,“隔膜”不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这里的“孤立和隔膜”是指乡土社会因人口不流动而产生的一种人们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生活空间相对固定的特点。


7.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解读:这句话是费孝通化用于原文中的,其出处是《论语·为政》。人们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其理想的境界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思想和言行完美融合,人顺其自然地做事,不用勉强自己,却能完全合乎道德规范。


8. 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

解读:“这种办法”是指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从日常接触中摸熟他人的性格,根据他人的性格和他们进行交往。


五、佳句简评

1.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简评:“从土里长出”,见生活方式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光荣的历史”,见这种生活方式的承继;“飞不上天”,写活了土地对人的束缚。短短三句话,形象生动,浓缩了土地与人古往今来非常紧密的联系。


2.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简评:以城里人的态度反衬:在土地里一点一滴地翻找生活希望的人才懂得土地的宝贵。


3.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简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生活方式促成一种文化。此处进行多方对比,突出世世代代的农民,深深扎根熟悉的土地里,无论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都无法离开土地。


4.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简评:“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是由地方性而产生的社会。“生于斯、死于斯”化用于“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铭于斯”(元代刘岳申),词句简洁而内涵丰富。一片土地能让人托付生、托付死,体现了乡土社会人们对土地的热爱。



图书信息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吴    泓    主编

南银妮    曾冠霖    编著


分篇解读 厘清概念 探究语言特色

设计教学 勾连内外 渗透阅读方法

评价多元 启发思维 检验学习成效

扫描二维码,进入京东购买

扫描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往期回顾

学生阅读百宝箱  教师教学好帮手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给您答疑解惑

从三个角度切入,带你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一)

从三个角度切入,带你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二)

从三个角度切入,带你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三)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完整版丨从三个角度切入,带你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精彩试读(一)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基础解读”小探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土家语汉语词典》面世

《国家语委专家建议》征稿启事

巴赫主席向国家语委致谢!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